影评:为什么《情满四合院》里的傻柱路越走越宽

  《情满四合院》刚刚播完。这部从片名到题材都稀松平常的电视剧满满都是戏。它凭借细腻跌宕的剧情、饱满真实的表演,从扎堆的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,赚足了眼泪与赞叹。

有人说这部戏好就好在特真实。这话当然没错。但《情满四合院》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,而非实有其人的真实;是提炼杂糅后的本质真实,而非比着尺子描红生活的刻板真实。

  细看之下,《情满四合院》是很极致的。何雨柱的“傻”或者说好是极致的,他全篇没干过一件坏事,就连动用武力也是那么有理有据,有里有面。许大茂的奸和坏也是极致的,他全篇没干过一件好事,种种告密、挖坑、搞阴谋,全是他。生活中有这样的纯好人和纯坏人吗?也许有,但何其罕见。

  何雨柱和许大茂之间还有很多中间人物,也可以说灰色人物,他们都有私心和算计,干起坏事来也很极致,阎家和刘家几个孩子坑起爹妈来毫不含糊。他们的特征养成于他们的父亲:二大爷官迷而短视,三大爷算计而吝啬。但灰色人物总还良知未泯,接受感召和劝化,终究是回到善良互助的街坊文化中。

  《情满四合院》用极阴和极阳的手法描绘人性的色谱。傻柱和秦淮茹是极阳,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老北京传统美德,能看到人类决定向善的时候能好到什么程度。许大茂以及刘家和阎家孩子犯坏的时候是极阴,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胡同串子的全部恶习,以及人类猥琐和阴损起来能坏到什么程度。

  极阴和极阳按说是很难取信于人的。但《情满四合院》偏偏把极阴和极阳做出了真实感。编剧王之理熟悉胡同和大院里的游戏规则、话语体系,了解年代中人的细密心思和苦乐哀伤,他写下了一个由逼真生活细节、地道北京方言和生动人物关系组成的故事。导演刘家成也是京味电视剧的行家里手,他用准确的镜头语言把剧本里一台鲜活转化成影像。以何冰、郝蕾为首的演员们吃透剧本,奉献出行云流水又彼此激荡的表演。当然,服化道摄录美的贡献也不可轻忽。   《情满四合院》写人状物不粉饰。人际关系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,峥嵘之世里该怎么活就怎么活。秦淮茹为了养孩子,在傻柱身上“占便宜”,并且搅和人家恋爱、成家;贾张氏担心自己老无所依,使出“摆灵堂”的毒计,阻止媳妇秦淮茹再嫁;阎家父子在投资饭馆的股份问题上几番拉锯,亲情和辈分成了谈判的筹码……在物资短缺年代,没有精打细算甚至死皮赖脸的本事,有些困难户就是活不下去,在“填饱肚子”面前,亲情这张纸有时候就是经不起蝇头小利的一戳。对于这些不无刺痛感的并不遥远的事实书写,正是创作者良知和功力所在。然而这不是全部。总有人能超越俗世计算和不堪,在寒冷时节释放光和热。如果说许大茂是宵小之辈发挥到极致,那傻柱就是老北京传统中嫉恶如仇和急公好义发挥到极致。当然,他也不缺斗争策略和做人方圆。   有了这些,极阳、极阴和灰色人物的心理动机就有了,举止做派就活了,呼吸和温度就附体了。就算他们做出圣贤和禽兽才能做出的事,也不过是在顺畅人物逻辑上的小小发挥,不至于生硬到无法下咽。戏剧就是这样,当你的日常书写和铺垫异常扎实的时候,观众就可以相信你神性的一扬或者兽性的一跌。他们甚至盼望这样的极端人物出现,展开壮丽的交锋和对撞。

  审美体验是私密的,优劣评判是主观的。但审美和评判仍然有一些基本标准。《情满四合院》有地道的民间风情、入微的人性体察、精彩的戏剧冲突、温暖的情感输出,它毫无疑问是一部难得的现实主义佳作。

如果说有缺点,就是太长。现在电视剧都长,被畸形的市场供需关系绑架,不长就无以回本。长了就会有生硬桥段进入,就会造成情节疏漏和节奏拖沓。相对来说,《情满四合院》在这方面问题并不突出,只是未能完全免俗。长度牵涉到电视剧生产要素定价等深层问题,需要全行业踏下心来慢慢解决。 《情满四合院》制作过程至为艰辛。这是可以想见的,在前几年重卖相不重内涵的风气之下,这个没有流量明星和炫目包装的项目很容易被轻视;《情满四合院》的好口碑也是可以想见的。主创人员坚持朴实无华的路线,较为酣畅而“自我”地完成了表达。如今电视剧市场不缺大投资、大明星、大营销,缺的是内功深厚、言之有物。

  

《情满四合院》就是后一类。收视站稳1个点,豆瓣评分8.4,热度持续上升,都是水到渠成的事。正是因为创作者们有了傻柱般择善固执的“傻劲儿”,才成就了这部戏在观众心里的静水深流。《情满四合院》以其有口皆碑的社会反响,回应着剧中二大爷意味深长的问话:“为什么傻柱的路越走越宽?”(顺益兴四合院)


评论 ( 4 )
热度 ( 6 )

© bj-siheyuan | Powered by LOFTER